作者:佚名 點擊量:3436 更新時間:2021-08-23
胰島素何時出手?
1、所有1型糖尿病患者。由于1型糖尿病人的胰島功能已完全衰竭,故一經確診,就應立即并終身接受胰島素治療。
2、妊娠期或哺乳期的糖尿病婦女。由于現有的口服降糖藥在孕婦中使用的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證實,為了防止藥物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,妊娠期高血糖必須采取胰島素治療。
3、2型糖尿病人在下列情況下同樣也應接受胰島素治療:
①多種口服降糖藥聯用,血糖仍不達標(空腹血糖≥7.0mmol/L,餐后2小時血糖≥10mmol/L,糖化血紅蛋白≥7.0%)。
②合并肝、腎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。肝臟和腎臟是人體最重要的代謝器官和排泄器官。如果肝腎出了問題,不僅會影響藥物的代謝及清除,還會加重肝腎的負擔,而胰島素對肝腎無不良影響,是肝腎功能不全患者的最佳選擇。
③出現急性并發(fā)癥(如酮癥酸中毒、高滲性非酮癥昏迷等)的糖尿病患者。這些情況會危及患者的生命,必須用胰島素迅速地控制血糖。
④處于應激狀態(tài)(如重度感染、大手術、嚴重刨傷等)的糖尿病患者。
⑤初發(fā)2型糖尿病患者。國內外研究證實:對新診斷的血糖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短期(2~4周)的胰島素強化治療,可以解除“糖毒性”,使患者自身胰島β細胞功能得到明顯恢復,部分患者甚至只通過飲食控制而無需借助藥物,便可將血糖控制良好達數年之久。
4、分型不明的糖尿病患者。典型的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診斷并不困難,但臨床上也有部分糖尿病患者區(qū)分起來比較困難。對于分型暫時搞不清楚的糖尿病患者,特別是體型消瘦的患者,應當采取胰島素治療。
那么,是不是胰島素一旦用上就再也撤不下來了呢?
事實并非如此。比如,感染等應激因素導致的高血糖,待應激狀態(tài)解除以后,多半可以停用胰島素,改用口服降糖藥物治療。再比如,對初發(fā)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后,隨著體內糖毒性的解除和胰島功能的恢復,也可停用胰島素。
胰島素如何出手?
胰島素的治療方法有補充治療和替代治療兩種。
1、補充治療
即在口服降糖藥物的基礎上,睡前聯用中、長效胰島素。
大量的臨床研究結果表明,補充基礎胰島素可以有效地降低空腹血糖,而空腹血糖的下降對于降低餐后高血糖又有很大幫助。另外,基礎胰島素的使用可使胰島β細胞在夜間得到充分休息,使其對白天餐后血糖的反應得到恢復。
補充治療的優(yōu)點是可以節(jié)省胰島素用量,避免高胰島素血癥,控制體重增加,較好地控制空腹血糖,由于每天只需注射一次,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好。該方案適用于尚存部分胰島功能、對外源性胰島素需要量不是太大的糖尿病人。
2、替代治療
即停止服用促胰島素分泌劑,主要依靠每日多次注射胰島素控制全天的血糖。替代治療方案有許多種,最常采用的是每天早晚注射兩次預混胰島素(或預混胰島素類似物)的治療方案;其次是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島素(或速效胰島素類似物),睡前注射效胰島素(或長效胰島素類似物)。
該方案適用于1型糖尿病和胰島功能嚴重衰竭的2型糖尿病。由于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(尤其是肥胖者)存在明顯的胰島素抵抗,即使給予生理劑量(大約40U/日)的胰島素仍不足以控制高血糖,為減少胰島素用量,避免高胰島素血癥及體重增加,往往需要與口服降糖藥(如二甲雙胍、α-糖苷酶抑制劑)聯用。
上一篇
下一篇